您现在位置: 主页 > 专题报道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 征文选集

【邢台】孙西朝:沧桑巨变七十载 百年树人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5-27
民盟邢台市委  孙西朝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如今,中国已经迈入新的阶段,13亿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感召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实现中华人民的全面崛起。回首70年,我们走得气势磅礴,每一步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
       黎明驱走了黑暗,日出带来了光芒,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厂楼上,毛泽东主席一声宣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犹如明媚灿然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 前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胜利走向辉煌。回首这70年,中国人民每一步都是走得步履蹒跚,每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牺牲。这70年,中国人民忘不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精神与钢铁的较量;忘不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悲愤与耻辱;忘不了南沙群岛护我主权时对手的无耻与卑劣;这牺牲包含了先烈的浴血、也有先辈的拼搏。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的团结奋进,离不开中国人民不惧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但是如今中国经过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辉煌中国》之《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7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习总书记以“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倡导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直重视教育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给人民更好的教育!”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讲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习总书记的讲话犹如暖人的春风,带来了教育大发展的春天,让当代青年幸运地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让今天的学生更幸运、更幸福地享受着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拥有看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在迎接国庆70周年之际,回首党的教育事业历程艰难,面对新时代的国家教育蓬勃发展,展望未来,教育必将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邢台市对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各项教育事业实现了高质量大规模的发展。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从小变大,从2001年的全市62所幼儿园发展到2017年的1664所(其中民办770所);义务教育先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1987年的约7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约93万人,市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高中教育从增量提质到基本普及,全市高中在校生从1987年的19621人发展到1987年的127118人,普通高考也从1985年的5655人提升到2016年的35527人;特殊教育从被关心到被重视,特殊教育学校从1988年的1所发展到2017年的19所。中共十八大以来,邢台教育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浪潮。2017年12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市主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落实习总书记倡导的“给人民更好的教育”。其目标是:到2019年底,市主城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1所、中小学校55所,特教学校1所,基本满足适龄人口入园、入学需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专家型校(园)长队伍和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届时,将会解决邢台市区域内教育资源不足、布局不均衡、大班额等问题,进一步促进邢台市主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仅限于一些大城市,邢台更没有普通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邢台高等教育从基础薄弱到提质增量,到2017年,全市已有高等院校5所,其中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邢台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的直隶第四师范学堂,是废除科举制度后在邢台市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学校,是河北省建立最早的四所师范学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系部),76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艺术9个学科。在校生1.7万余名。近几年来,学校有了跨越式发展,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我们的小学教育、会计学、英语教育及体育教育四个专业列入本科一批招生。面对教育部部署的地方高校机遇转型,邢台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学院实施“师范教育振兴工程”,从百年原址的发展特点恢复到百年师范的建校宗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邢台学院将在校园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谱写新的篇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如今,拥有世界最大教育规模的中国,各学段入学率均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中央对于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从孔子杏坛讲学到孟母三迁,从朱熹置办学田到王阳明龙岗讲学,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的京师大学堂到烽火中走出的西南联大,上下五千年,教育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坚实基底。而贯穿其中的根与魂,在于德。如今的教育中国,立于崭新坐标。但步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关口,世界最大教育规模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共存,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唯有改革创新,才是中国教育的破题之举。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2017年,牵动千百万人命运的高考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义务教育择校热也终于迎来了降温局面。而以中国高校科研创新为基的“中国制造”,正见证中国力量和中国奇迹。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中国教育迎来崛起,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也要走改革开放之路,近年来,我国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来华留学生数量与国别稳步增长。
       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而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并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心。沧桑巨变七十载,百年树人新时代,让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权威,从胜利走向辉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返回首页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路236号
冀ICP备130157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