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邯郸市委 宋现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70年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政协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梁漱溟对中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从1938年提出“一多相融”,到1942年首次提出“多党合作”,最终于1945年形成由一个“革命党”(意指中国共产党)统领下的多党合作。梁漱溟对多党合作的探索,充分证明了当今中国政党制度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人民政协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人民政协的平台积极发挥社会责任。民盟盟员在人民政协中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以新的思路理念、新的探索实践、新的精神风貌、新的担当作为,树立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但我们如何跟上时代之“新”而“出新”“履新”,在新时代创造新的业绩?
新方位、新使命之“新”,一是“制度成熟定型”,即从政治制度建设的高度出新,要站在新的政治高度;二是“专门协商机构”,即从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上出新,要挑起新的政治重担。
一、促进“制度成熟定型”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践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惟一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不搞多党竞选,不搞轮流坐庄。中国也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而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种制度安排避免了政治纷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障。其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种经济因素相互补充、协同发力,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再次,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我国人民民主与西方所谓的“宪政” 本质上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创造了社会主义下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这一独特民主形式。选举民主是人民通过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进行授权委托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间接性的而非直接性的政治参与。选举民主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用政治学的术语讲是一种起点民主或断点民主,由此就会产生在投票之后或非选举期间人民如何行使权利问题,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问题,而协商民主则能使人民持续而直接地进行政治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到新高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它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深化了民主内涵,在我们国家有根、有源、有生命力。这是“制度成熟定型”的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二、促进“专门协商机构”在发挥作用上出新
党的十八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协商民主广泛、多层的同时,将人民政协突出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据此,我们也可以将人民政协理解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协商机构”。由“唯一”到“重要”,是力图准确定位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角色、地位与使命,是人们有关这一定位的认识上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9·21重要讲话中,既沿用十八大关于“重要渠道”的提法,同时还提出了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的最新提法。从人民政协本身来看,政协的性质、职能就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以及有关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专门机构,无论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都需要建立于协商民主的基础之上。“专门协商机构”更准确、更严谨地定位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角色、地位、使命。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人民政协就是“专从事协商民主”的机构。
新时代下民盟盟员在人民政协中新方位新使命履新的立足点,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保理论学习和研究不跑偏、不迷路。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如何履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开展学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工作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如何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使政协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研究透彻。我们还要坚持整合内部资源与借助“外脑”相结合,充分发挥民盟盟员在人民政协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同统战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等方面的联系协作,努力做到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新时代下民盟在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的履新新亮点:推动政协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一方面引导各界盟员有序表达意见诉求,另一方面协助党和政府多做解疑释惑、宣传政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这是民盟在人民政协功能上更加成熟的表现同时,但不能因为工作中建言资政特别重要,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就可以不要。因此,要求我们在人民政协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共识”上聚焦,在“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中发力。